吳晶妹 著
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年9月第二版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共十一章:論述了 信用的內涵、實質、表現形式、特征 、職能與作用,及其歷史發展與演進;闡 述與 分 析了 現代信 用的 內 涵與 外 延, 探 討與 研 究了 現 代信 用與 道 德文 化傳 統、 社 會制度、 法 律體 系、 政 府職 能、 宏 觀經 濟政 策、 社 會經 濟發展等 各 方面的 關 系;探討和總結了現代信用活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并以數據實證為基礎探索并論證了信用總規模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性及量的關系,提出了適度信用規模拉動經濟增長的觀點,并提出與證明了適度信用規模的合理區間;探 討了 信 用結 構、 信 用效 率對社會經濟發展的 影 響與 作 用,總結并闡述了國際信用活動發展的四大趨勢, 明確提出了經濟信用化、信用非中介化等概念及現象,并進行了定量分析;總結并闡述了現代社會、國內外信用活動發展的經驗與教訓,并以此為基礎研究與論證了怎樣進行信用管理、如何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體系、促進信用活動發展、進而推動經濟增長等現實問題;對比分析了我國與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信用活動的量與質的差距,提出并系統闡述了提高我國社會信用活動水平、再造我國信用體系的策略與建議。
本書對世界很多著名的基礎信用理論及流派進行了評述,數據資料豐富,涉及多國情況、長約半個世紀,圖、表數十幅,實證、統計、數理等多種分析方法變換,適合關注、并對信用問題有一定認識基礎的讀者。
定價:18元RMB
|